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相裕亭

康家是盐区的大户,鼎盛时期,有着“驴驮钥匙马驮锁”之说。可见,当初,康家的庭院有多大,开门的钥匙、锁头,都要用驴马来驮,了得!

康家戏匣,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至今,盐河两岸,上了岁数的老人们,提起当年康家戏匣,还禁不住连连咂舌:那玩意儿,奇了!月明星稀的静夜里,那小小戏匣里传出的唱腔,顺着流淌的盐河水,能传出十几里外去。

现在想来,那就是一台东洋人玩的留声机。不过,在那个连电灯尚不知何物的年代里,康家老爷子能整来那么个手摇式的戏匣,不亚于当今哪位款爷购来一架私人直升机。为此,康家老爷子,爱如珍宝,专门请来苏州匠人,做了一个颜色与之匹配的黄花梨木的戏匣子。

庚子事变时,康家老爷子死于战乱。饱受炮火洗礼的康家大院,落到大少爷康少千的手上时,他算是悟出了人生的真谛,一改老爷子创业、守业,严谨持家的做派,玩起了坐享其成的招数——卖家产。

康家的家产有多大?多厚?无人估得清、说得透!只见康家大少爷一件一件典当着卖,先珠宝、后字画。后期,康大少爷染上了鸦片。且一发不可收!家中的瓷缸石佛,硬木家具也往外搬。等到康大少爷把老爷子传给他的那台留声机也搬进盐河码头的容古斋时,容古斋的老板就猜到康家的家底子,大概是到了水干拿鱼的时候了。

果然,没过两年,康家大院被人抵了债。不过,那时间,康家大少爷已经死了,轮到康家第三代长孙康小米来拾掇残局,他领着一家老小搬出祖宅,稀松可怜地跑到盐河口盐工们“滚地笼”的地段儿租房子住。可想而知,康家到了什么地步。

好在,这人世间的事,如同飞蛾、昆虫一般——飞一辈儿,再爬一辈儿。康家老爷子,用尽毕生精力,把康家的产业推向辉煌,轮到康家大少爷持家时,他便换了一种逍遥自在的活法,将康家的老底子翻弄个底朝天。等到康家落草为民了,康家的长孙康小米当家理财时,他做梦都想让康家东山再起。

然而,时局不由人。轮到康小米励精图治、追寻豪门的时候,此地已经“解放”了。所幸的是,那时间,康家没了庄园、没了盐田,无须人民政府将他们康家扫地出门,他们康家先行一步,跨入贫民行列,反倒落了个无财一身轻。但,康家的祖宅还在,康家的诸多珠宝、古玩字画,还在世间广为流传。只可惜,康家的后人已无力追回了。

七十年代初,年近花甲的康小米,听说省城拍卖行,要拍卖他们康家那件红极一时的戏匣子,康小米动员康家老少几代人,有钱捐钱,有物捐物,他想去赎回那件标志着他们康家辉煌的玩意儿。

没料到,此时那戏匣的身价,已不再是那台留声机。而是装留声机的那个黄花梨木做的戏匣子。玩古董的人都知道,上等的黄花梨木有着寸木寸金之说。而康家老爷子做那个戏匣子时,正是康家如日中天的时候,所选用的木料,自然都是上乘的黄花梨木。

拍卖会上,那个头戴博士帽的拍卖师,双手捧出那个看似骨质一般的康家戏匣子时,全场顿时一片哗然!

拍卖师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那个戏匣子的来历,随之,单臂一伸,报出了起拍价——两千块钱人民币。

这在那个吃饭、穿衣还很困难的年代,已经是天价了。而对于早已“贫民化”的康小米来说,更是无缘与之叫板了!当天,他只带来八百块钱。就那,还是全家人捏瘪了口袋凑起来的。

在康小米看来,当时,收音机已经普及了,那台老式的留声机,或许值不了几个钱了。但他没有料到,拍卖师报出起拍价之后,“要价”却一路攀升,从两千二百块,到两千四、两千八……眼看就要往三千块钱上攀升时,康小米在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里,突然大喊一声:“三千!”

康小米的那一声呼喊,是放开喉咙、用足了力气,大声喊出来的,刹那间,震撼了整个拍卖现场。但,无济于事。他要的那个“三千”,只停留了短短的几秒钟,很快,就被后面的三千二、四千所淹没了。

尽管如此,康小米还是暗自欣慰。

在康小米看来,他们康家戏匣子,在他康小米这一代,总算是又回来了。虽说,只有那么短短的几秒钟……

原载2016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

喜欢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请大家收藏:(www.zongcaiwenxue.org)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最新章节 - 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全文阅读 - 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txt下载 - 冰峰的全部小说 - 2016中国年度作品·微型小说 总裁文学

猜你喜欢: 善终秋以为期乘鸾刺青黑莲花的幸福生活我、我是你的姐姐领进门:掌权典型意外(ABO)十年对手,一朝占有如意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