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总裁文学 >> 挽明 >> 第249章蒲津关

第249章蒲津关 2/2

作为秦晋之间最为重要的关防之地,蒲州城的城廓修建的壮峻而坚固。新任山西巡抚的洪承畴正站在西门城楼上,眺望着城外的风景,而十多位文武官员正围绕着他,陪同着这位大明新贵谈话。

蒲州知州许任成站在洪承畴身边,正满面笑容的为这位福建人解说本地的人文地理,“…上古之时,此地便是舜帝居住的都城蒲坂。蒲州城东有河渠曰永济渠,传为北周时开凿…

是以河中自古便为大藩重镇,自我皇明开国,本地文风渐盛。本州萃而居者,巷陌常满,既多仕宦,甲宅连云,楼台崔巍,高接睥睨。

南廓以外,别墅幽营。贵家池馆,绮带霞映,关城所聚,货列队分,百贾骈臻,河东诸郡,此为其最。”

看到新任山西巡抚不住的点头微笑,一位本地的退仕官员也凑趣说道:“是啊,本城文风之盛,绝非他处可比。

本地有这样一首民谣说:站在鼓楼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对门三阁老,一巷九尚书。大大小小州县官,三斗六升菜籽官。

由此可见,本地仕宦家族之多,底蕴之深厚。本城父老,也央求我等向大人讨个情面。这赈济灾民固然是好事,但是也请大人考虑下本地百姓的生活。总不能因为陕西之灾,而让我蒲州受难吧。”

洪承畴回过头扫视了一眼身后的官员,然后才面带微笑着说道:“自龙门到潼关,正是黄河中段水流最为和缓之地,也是黄河上渡口最多的一段。

这些渡口之中,以龙门渡口、孟津渡口、我们下面的这个蒲津渡口,和下游的风陵渡,最适合大批人员渡河。

相比起其他渡口,又以本城的蒲津渡条件最好。虽说本处黄河河道为上下游处最宽阔,水面宽不过2、3里,河道倒有十里之宽。

但是因为此地水流缓和,反倒是最适合于修建浮桥的地方。借着唐时传下来的八对铁牛作为锚桩,有常年通行的铁索浮桥一座。

再加上两座临时性的浮桥,此地每日过渡的人数可达数千人。蒲津渡东面有蒲州城,西面则是有三秦通衢之称的同州。

有这两处重镇护卫着这处渡口,不管是对面接收灾民,还是本地安置灾民,都不至于太过缺乏物资。

所以不是本官一定要选此处作为陕西灾民入晋的主要通道,实在是只有本地的条件,才能大规模的安排陕西灾民,让陛下之令落在实处。

至于各位担忧,这灾民过河后聚集于蒲州附近,恐怕酿成不可言之祸。也请各位父老放下心来,本官亲自赶来蒲州,正是为了安排,这些过河之后的灾民生活…”

在洪承畴的温言劝慰之下,本地的退仕官员和地方士绅的领袖,终于带着半信半疑的心情下了城楼,返回家中去了。

等待这些人离去之后,洪承畴脸上的微笑顿时不见了,他冷冷的注视着,留下来未走的知州许任成训斥道:“都快3个月过去了,蒲州城附近也只修建了20个灾民营地。

每个营地原本只容纳3000人,但是现在却塞进去了4、5000人。就这样,还有数千人宿于野地之中。更别提,营地之中污水横流,秽物密布,你就不怕营中爆发瘟疫吗?”

许任成连忙愁眉苦脸的为自己辩解道:“不是下官不尽力,实在是本地就近几处山林,都是富室大家所有。这搭设营地需要的木材,都需要去南面深山中去砍伐。

这砍伐木材不仅需要各种工具,还需要大量的壮劳力。可是大人几次下了严令,要求渡河灾民必须以家庭为最小单位,凡是孤身一人的青壮年,若是没有具保,就暂时不得过河。

这有家室的青壮年,大多不愿意远离家人前往深山伐木。是以,这安置灾民的营地也就落下了进度。

再有,这些灾民拖家带口的难以管束,我蒲州县衙总共不过百余衙丁,顾的了城内,就顾不了城外啊。

而大人委派的军士,每日忙着守护渡口浮桥的秩序,就已经自顾不暇了,那里还敢分散人手进入营地整顿秩序。”

喜欢挽明请大家收藏:(www.zongcaiwenxue.org)挽明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挽明最新章节 - 挽明全文阅读 - 挽明txt下载 - 富春山居的全部小说 - 挽明 总裁文学

猜你喜欢: 善终秋以为期乘鸾刺青黑莲花的幸福生活我、我是你的姐姐领进门:掌权典型意外(ABO)十年对手,一朝占有如意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