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总裁文学 >> 乾隆四十八年 >> 第四百零七章 岛国兰学者的大聚会

第四百零七章 岛国兰学者的大聚会 3/3

要是按五万人算的话,光是大米幕府就能收入十五万石。而且北海镇给的都是脱壳的精米,这就很不一般了。

另外,赵新在信中提到的手拉式插秧机实在让人眼热。时下一个农民壮劳力累死累活,一天最多也就是能干5~6亩,而信中所提及的插秧机只需两个一般劳力,一天竟然能插秧三、四十亩,这可把四大老中给惊着了!

(简单说一下,江户时代一亩地只有99平米多一点,7亩地才合现代的一亩地。)

松平定信对先进农具自然是动了心的,他上台后最主要的政策就是支持农业发展,增加府库存粮。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眼下全岛国的人口总数在2500万上下,很多农民每天就是靠着一茶杯荞麦面来果腹度日。真要是再来一次波及半个岛国的自然灾害,松平定信内阁就得下台。

沉默了片刻,年轻的吉田侯松平信明终于沉不住气问道:“要不派个人去青叶城看看信中提及的农具?”

派人去参观那是肯定的,关键是这个事该怎么跟年轻的将军样禀报。这可不是几个人私下坐船偷渡,而是要派上万人出海替幕府挣钱。

松平定信看向牧野贞长道:“笠间侯去北海镇的时候,可曾见过那些农具?”

牧野贞长回忆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他当时被北海镇民政部的人领着,只是泛泛的参观了一些工厂。最让他震惊的是那汨汨而出的铁水和钢水,至于各类器物倒不是很在意。

在之后的十几天里,幕府四大老中一边派人去仙台藩参观农具,一边紧张的讨论此事的可行性。

说实话,给北海镇提供几万劳力对幕府而言真不算什么。然而封建时代嘛,既然要讲君臣礼仪,那么吃相就很重要,所以这段时间幕府内部主要就是讨论劳工份额的分配的问题。幕府天领自然要占大头,而那些谱代亲藩也得雨露均沾不是?

相比幕府的磨磨蹭蹭,以仙台藩为首的陆奥诸藩反应就快多了。没办法,这几年大家都穷疯了,要钱没有,农民可是大把抓。

不出半个月,从陆奥各藩以抓壮丁方式赶来的三千农民已经登船出发了。

到了这会儿,已经在仙台藩滞留多日的邓飞和丁国峰实在不耐烦幕府的决策速度,于是在和赵新沟通后,便驾驶惊雷号和雷神号去了东京湾外面逛了一圈,又把年轻的海狗公方吓的跑到增上寺躲了两天。

到了四月底,眼见形势急迫,最后经牧野贞长提议,松平定信拍板,幕府新设立了一个新机构--“北海奉行”,专门负责对接向北海镇的劳务输出事宜。至于那些兰学者奔赴北海镇的事,也统统交由北海奉行负责。

至此,北海镇终于打通了从岛国引进劳力的输送管道。

与此同时,赵新也开始着手解决满清在关外最大的一支武力--珲春大营的清军。

喜欢乾隆四十八年请大家收藏:(www.zongcaiwenxue.org)乾隆四十八年总裁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乾隆四十八年最新章节 - 乾隆四十八年全文阅读 - 乾隆四十八年txt下载 - 一万只熊猫的全部小说 - 乾隆四十八年 总裁文学

猜你喜欢: 善终秋以为期乘鸾刺青黑莲花的幸福生活我、我是你的姐姐领进门:掌权典型意外(ABO)如意小郎君十年对手,一朝占有